(通讯员:胡灵娟/金鑫)2025年6月30日,广播电视工程专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在8315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行业企业、兄弟院校、优秀校友及校内专家代表共同参与研讨。会议在多方智慧的碰撞中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为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专业与行业、校友以及学生的紧密互动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负责人金鑫老师在开场中强调:"培养方案需紧扣行业脉搏,方能培育适需人才。"会议围绕技术迭代、课程重构、实践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形成"技术为基、实践为要、融合为道"的改革共识,为新版方案勾勒出"智能视听"的发展路径。
一、锚定技术前沿,重构课程体系内核
(一)聚焦MR/AR,突破传统技术边界
企业专家直指行业趋势:"MR与AR作为现实与虚拟融合的交互技术,已成为传媒视听新风口,需打破封闭式VR局限。"2025版方案将增设MR/AR开发、智能交互设计等模块,推动专业从"广电技术"向"智能视听"转型。智能媒体技术课程将聚焦内容数据与ITC应用,避免与计算机专业大模型知识重叠,强化传媒行业适配性。
(二)定向培养专业方向,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针对企业"应用型人才短缺"痛点,方案拟设"智能视听技术""全媒体制作"等细分方向,配套企业真实案例教学。例如在"音视频系统集成"课程中引入电视台4K转播车实操项目,培养学生控制台操作、多机位协同等核心技能,实现"毕业即上岗"的能力储备。
二、深化实践育人,筑牢产教融合根基
(一)三级项目驱动,打通从课堂到职场链路
会议确立"基础训练-虚拟项目-真实产业项目"的三级实践体系:大一开展实验室基础训练,大二参与企业虚拟项目(如短视频智能剪辑系统开发),大三切入大型直播技术保障等真实项目。校企将共建"智能视听创新实验室",企业工程师驻校指导,推动学生成果直接转化为商业应用。
(二)职业安全与资格认证双轨赋能
针对职场安全隐患,方案增设"职业安全与素养"模块,涵盖设备操作规范、现场风险识别等内容。同时引入校友"职场讲堂",从大一起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构建"技能+证书+规划"的就业护航体系。
三、多维协同锻造专业特色优势
胡院长强调依托学校"智能+传媒"学科交叉优势,打造"广电技术+AI"的差异化特色;秦教授建议优化课程衔接,形成"基础-进阶-创新"的课程链。学生代表提出增加实践学分占比,采用"项目周"集中实训;校友则建议强化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方案将在专业课程中嵌入小组协作项目与跨学科工作坊。
金鑫老师总结表示,将整合多方建议推进三大工程:"智能视听技术升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职业素养提升",推动专业从"广电"单一标签向"全媒体人才孵化器"转型。
此次论证会标志着专业建设向"行业引领、特色鲜明"目标迈出关键一步。面对智能视听技术浪潮,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培养兼具技术硬实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传媒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