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传媒技术学院创建于2004年,现开设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AI生成数字内容与应用方向、AI驱动的决策与应用方向)、广播电视工程专业(AI视听技术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嵌入式音视频技术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云原生AI与智能大数据方向)等四个本科专业。数智技术基础教研室面向全校开设了通识课《数智素养》和《信息技术与素养》。

学院拥有校级教学科研团队6个,广播电视工程专业获评校级一流专业和"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近三年建设成果显著:获省级一流课程5门、校级一流课程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打造线上专业课程50门;联合企业工程师创新实施"双师课堂"10余门。

学院建有融合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演播厅、嵌入式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25个实验(实训)室;同15家传媒领域技术型企业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实习实践等产学研创合作。

在教学方面,传媒技术学院实施“五个专业方向三套教学体系四类平台”的建设路径,历经20年励精图治,笃行致远,致力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传媒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1. 本科专业方向优化建设。紧扣新工科建设理念,重点推进AI生成数字内容与应用、AI驱动的决策与应用、嵌入式音视频技术、AI视听技术、云原生AI与智能大数据五大专业方向建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破传统工科建设壁垒,构建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工艺融合的跨学科传媒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凸显传媒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特色。

2. 三体系协同建设。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三套体系,全面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在学习通、头歌、传智播客等平台上线专业课程50门,配套开发视频微课、知识图谱、课程大纲及课外读物等全维度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广泛应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课堂互动性;实践教学方面,联合企业工程师,通过双导师制打造"双师课堂"10余门。同时,组织师生团队承接"校招大型展演微信小程序""武传普通话录音教室预约系统""武传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校园门禁人脸识别系统"等数字校园应用项目10余项。

3. 四类平台联动建设。打造"校内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作品展示平台、大学生竞赛平台"四类实践体系。校内方面,依托校融媒体中心、数字电视、数字演播厅、嵌入式技术实验室等25个实验实训场所,支撑各类课程实践需求;校企协同方面,对接武汉光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联合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湖北光影空间工程科技等15家传媒科技企业,开展协同育人、联合培养等深度合作,并取得系列成果:2025年通过湖北省专业监测评估,2024年获批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2023年获2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2年建成麒麟工坊实训基地,2019-2022年获5项国家级协同育人项目,2021年获批2项国家1+X证书试点及联合实验室项目。作品展示方面,通过课程展、毕设展、综创展等分层分级体系,实现"以展促教、以展促学"闭环培养;竞赛培养方面,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家级A类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素养和团队协作水平。

2017—2025年第八-第十四届蓝桥杯大赛(电子类、软件类、视觉艺术类),连续荣获国家级奖项共计10名,省级奖项共计80名。

2020—2024年(第13-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荣获国家级奖项10组,中南赛区奖项共计130组。

2021—2023年第八-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国家级奖项2组,省级奖项共4组。

2024-2025年第十一-十二“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13项。

在品牌建设方面,传媒技术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学生品牌活动,如“传媒科技节”跨校直播实践“创意焊接”“灯光秀”和“科技游园嘉年华” 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通过自我探索、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和团队协助能力,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紧扣工科专业特色,聚焦学生学业发展与成长成才。

在就业方面,近三年,学院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达到93%以上,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推进就业工作。

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介绍:

1.乔钎,2019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考取莫那什大学研究生,目前就职于国有企业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2.陈彦臻,2019届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

3.余雅滢,2019届软件工程(云计算方向)毕业生,毕业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前就职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科研工作。

4.胡珑膑,2020届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

5.黄健,2020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TOM中心负责DataView大数据底码平台产品开发。

6.张顺,2020届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新疆克州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人民政府(援疆干部)。

7.黄祥军,2022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武汉迈力特通信有限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硬件)岗位。

8.王华波,2022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播控运维工程师。

9.郭展,2023届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就职于国家税务总局利川市税务局。

10.罗友潘,2023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武汉淇泰科技有限公司担任专业技术人员。

11.杨希,2024届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毕业生。就职于恩施州咸丰县档案馆

12.江雅洁,2024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武汉华源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14.王籍锐,2025届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英雄电竞(成都),担任广电工程师

15.望慧思,2025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就职于深圳市石头电气有限公司担任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