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婧姝)为帮助 2025 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AI驱动的决策与应用 、AI 生成数字内容与应用) 专业新生明晰学习方向、规划成长路径 ,11 月 4 日 14:00-15:00 ,传媒技术学院在 T3118 教室举办师生茶座。学院陈光、 陈威等 7 位专业教师与 36 名新生面对面交流 ,围绕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考研留学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互动 ,现场氛围热烈。
茶座伊始 ,陈光老师代表教师团队开篇 ,从课程设置、课余实践、就业前景三方面介绍专业现状。课程方面 ,大—核心基础课聚焦 “数据 + AI” 核心能力 ,后续将衔接机器学习、生成式 AI 等方向课程 ,两个专业方向虽各有侧重但共享核心知识体系;课余活动上 ,老师推荐新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开源项目及导师制活动 ,积累实践经验;就业领域则涵盖 AI 类、大数据类及交叉领域多类岗位 ,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中小型企业对新人接纳度高 ,持续学习能力成为核心要求。
在师生互动环节 ,新生们结合自身困惑踊跃提问 ,涉及专业特色、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等多个维度。针对 “本专业与传统计算机专业的区别” 这—核心疑问 ,老师以抖音为例形象解答:传统计算机专业侧重 App 功能实现 ,而本专业聚焦推荐算法等 “模型与算法” 设计 ,核心是成为 “解决方案设计师” ,独特优势在于紧扣 AI 行业风口 ,与 “AI 模型训练师”等新兴职业高度契合。
学习层面 ,有新生提出代码学习指导、工具选择等问题。老师建议 ,遇到疑问可通过课后请教老师、 同学或导师解决 ,核心是掌握解题思路而非单纯找答案;工具学习以 Python 为核心 ,有余力可拓展其他数据分析工具; 同时说明C 语言课程是导师制 “能力加餐” ,不纳入期末评分 ,大—仅《量变的语言》 需期末考试 ,后续算法课将设上机考试。
职业规划与发展方向成为新生关注焦点。老师梳理了 Web 前端开发、AI 产品经理、大数据架构、深造科研等多个职业方向 ,并明确两大发展路径:—是依托学院传媒优势 ,用 AI 技术服务影视传媒行业;二是深耕 AI 核心技术 ,适配多领域技术需求。对于 AI 与游戏、传媒等领域的跨界结合 ,老师强调现阶段需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无需精通双领域,未来可与行业从业者互补合作。
此外 ,针对考研留学相关疑问 ,老师回应《量变的语言》 课程中的数学聚焦 AI 实用场景 ,可为考研奠定基础 ,但需按目标院校大纲补充深化; 留学则以英语为核心必备能力 ,学好英语是最重要的。
此次茶座通过 “问答互动” 的形式 ,精准解答了新生入学初期的困惑 ,不仅让新生明确了专业特色、学习重点和发展方向 ,更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支持。新生们纷纷表示,将结合自身兴趣制定学习规划 ,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为未来职业发展或深造筑牢根基。